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

專家談折扇的收藏鑑賞要點

京報網 
首選明清、民國大名家
收藏和鑑賞首先看名頭。 大名家的作品應該有一些,這就如同一副牌得有大貓,不能上來攢一堆碎豆子。 畢竟是書畫折扇,除了製作的工藝,主要關注、欣賞的還是書畫本身,所以首選明清或者民國大名家的作品。 建議選擇那些在美術史上已有定論的大家,希望人人買的都是恆星,而非流星。
其次,二流名家的一定要選精品,不能一般般的。 小名家可以選有特殊題材的,也有意思。
有一些藏家喜歡特定題目和目標,比如說我做主題藏,我要藏民國京津地區書畫家折扇,我要藏海派女書畫家折扇。 設定這個題目時,對這些對像要進行非常細緻的研究——這個系列包括什麼人,誰領頭的,誰是從學者,他們各自的地位怎樣,在書畫繪畫史上的地位怎樣,在群體當中的地位高下又如何,他們對後世的影響怎樣,存世量如何,擅長什麼題材,有什麼作品流傳下來……
要關注正反面以及格景書畫的不同作者地位是否匹配或者有無關聯。 遇著夫妻扇、兄弟扇、父子扇、同門扇,是不是就覺得很好玩兒? 其中要是有個別名氣稍微弱一點的也不怕,因為他們是一家的或者是一個師門的,在當時肯定都使出了看家本事,繃著勁兒賽能耐呢,所以說,這種格景或集錦式的水平都錯不了。
有一些人的名頭,可能你覺得很冷,或者說你覺得畫得就那麼一回事,但是它有一些特殊性。 比如有把褚德彝畫左盦鍥簡圖成扇。 現在人們好像覺得褚德彝名氣不那麼大,但他是民國時期的名士,是書畫家也是鑑藏家,在成扇收藏上有很高的地位,因為他編著了《竹人續錄》,對竹刻家非常了解並有很深的交往。 此扇正面是褚德彝畫的竹刻家李祖韓刻竹的情景,背面是羅振玉寫的曶鼎金文,扇骨上則是李祖韓刻的曶鼎金文,不僅書、畫、刻三相呼應,既有趣又有味,而且你看在那麼細窄、溜滑的竹骨上刻出上百個小字,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功力啊。 這樣的扇子,是藏家們夢寐求之的愛物,雖說扇子尺幅小,但它承載的人文、歷史、藝術的內涵可一點不少。
品相
——小瑕疵不輕易大修
品相是時代名頭之外最重要的因素。 扇子比較嬌貴,又是實用品,開合頻繁易有損傷。 原裝舊裱沒大修過的扇子,在手裡輕輕一搖,手感自然。 如果你買了一個折扇,有小開裂或個別蛀洞,不要犯完美主義的毛病,千萬別拿去重裱。 揭裱一次它的墨氣和顏色就淺一層,就傷一回,畫和字就乏精神。 而且扇子和其他東西不一樣,揭裱了,甚至換了扇骨不是“原配夫妻”了,行家把扇子一打開就有感覺——特別硬,特別澀,一合還吱嘎作響,這種東西都不耐久藏,不是扇子藏家該碰的。
如何保持扇子的品相? 最忌猛烈開合。 有人觀扇時又指又戳,是很野蠻的做法。 有的男士們是大汗手,捏一下當時不覺得,這個扇子收合一段時間再打開看:上頭一個大黑手印! 人手上的油脂和汗都會在這個扇子的紙面上留下痕跡。 所以,在打開扇子時不要捏畫面。 打開扇子後和朋友交流時,要掩口輕語,唾液噴濺會令扇子發霉。 看拍賣會上的拍品也要盡量地愛惜,不論買得著買不著,都要對這個東西有一個尊重。
尺幅
——並非越大越好
和捲軸書畫不同,書畫扇並非越大越好,一般都是一平尺左右,大的不會超過1.2平尺。 初入門的買家,或者還沒有自己比較成熟的收藏系列的人,可以選常見的16檔、14檔的。
扇子的檔,從9至40檔都有,以往古人也用過6檔的,但存世量很小,幾乎沒有見到過實物。 而16檔是明清以來最常見的檔式,9、10、11檔是常見的日式扇。 我們的扇子都是兩邊大板寬,中間的篾子要細。 日式扇則是中間的篾子和兩邊的大板粗細寬窄都一樣。 20、22、24檔的,多是坤扇,也叫秋扇,是女孩子使的。 30、40檔的,大多數是工藝扇,有的是戲劇舞台上用的。
款式當中還要注意扇骨的材質和它的裝飾。 材質上竹骨以名家雕刻和老湘妃骨為貴,木則以稀有的桃絲木為貴。 再比如刻工,《竹人錄》上有名的肯定要更好些。 還要關注扇頭的形狀,扇骨和扇上的書畫是否原裝,扇骨和書畫家的身份,他們所創作的書畫題材內容是否契合,另外扇骨的扇款和扇上的書畫是不是一致。 有的明清或者民國扇骨的扇,保存中把大骨給劃傷了,或把篾子折斷了。 所以對扇骨比較苛求的藏家,還要用燈或手電、放大鏡挨個把每一檔扇骨仔細看看。
留意作偽新動向
近些年折扇收藏熱了,名家書畫折扇偽造的漸多。 現在有人號稱有合扇的技術,好多都是一字一畫後配的,合在一起的。 好多情況一面的字是真的,另外一面補張大千、齊白石等名氣大、價錢高的偽作。
扇骨造假日漸嚴峻。 名家刻骨,原來就有偽造的,仿金西厓(王世襄的舅舅)刻骨的這兩年也多了,有的還讓某些知名雜項玩家“打眼”了。 如果你是追求完美的折扇藏家,不僅要書畫是名人的,骨子也要好,像《竹人錄》、《刻竹小言》這些書就得多看。
對於不經常在扇上作書繪畫的這些名人書畫,如康有為、魯迅、徐悲鴻、郭沫若等,或者是非職業書家的政客名流,如蔣介石、孫中山、陳立夫等,以往藏家對他們的扇畫或者書法關注、研究少,有一些造假者就利用這點,所以要格外小心。 如果是這類政界名流的“粉絲”,不妨留意觀摩台灣回流的可靠資料、影像,學習之後再上手去買。
(楊丹霞,故宮博物院書畫部,著名書畫鑑定家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